达来建造的蒙古包。
蒙古包老照片。(资料图)
蒙古包是马背民族世世代代游牧生活的象征,更是草原牧人智慧的结晶。一座沐浴风霜雨雪的蒙古包,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变迁。如今,蒙古包里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牧河流冬去雪,四季搬家不停歇。”一幅草原的画卷延续至今。
40年来,不仅城市在变,草原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畜牧业生产突飞猛进,草原工艺特色凸显,牧民生活日新月异……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再次走进蒙古包,你会发现每一处都有岁月流淌过的痕迹,每一处都是新时代新牧区的美好景象!
制作技艺的改良
达来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制作蒙古包已经40多年了,作为蒙古包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见证了蒙古包制作技艺的改变。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蒙古包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宽敞、越来越漂亮了!”达来说道。
改革开放以来,蒙古包制作者们不断对传统蒙古包进行改造,除了非遗传承人对古老手艺的延续,还有创新者的有益探索。
那些新型蒙古包室内空间大,开阔敞亮,卫生素雅;包顶有采光罩,启动弹簧装置轻巧,启、闭方便,通风透气流畅;壁板设有自由式百叶窗通风,家电及壁灯插座等装设;地面排放优良的保温铺板和地毯。总之,保暖、防风、防热、防潮、抗寒性能优越,搬迁、拆、装、维修便捷,且使用寿命长。
不仅实用,外观装饰也越来越精美。蓝色的门饰图案、金色的宝尖、红色的窗框……每一座蒙古包都独一无二。
虽然,伴随牧民度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旧蒙古包正在减少,但是今天的蒙古包,更富有时代特征、民族风格、地区特色,已经成为新型活动式住宅。
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不论是在草原、煤海,还是在成吉思汗陵、王昭君墓等名胜古迹,蒙古包比比皆是。蒙古包正以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吸引着大家的注意。
在全国各地,蒙古包也像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珠海的度假村,各地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大营、旅游村,都在仿建蒙古包,以满足旅游者领略内蒙古民族风情的需要。
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突出地区特色,蒙古包建造业越来越注重建筑艺术的处理。这一特色在现代都市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呼和浩特市北郊壮观的内蒙古赛马场,雄峙于主楼顶上的5座巨型蒙古包式建筑,尖顶宝珠状圆柱,用浅蓝色与白色勾画出绞云图案,颇具民族特色。还有葛根塔拉草原上的各式蒙古包,犹如绿色海洋中点点船帆,形成了辽阔草原上的独特风光。
生活方式大变样
家住兴安盟科右中旗的乌日娜,是在蒙古包里长大的孩子,说起蒙古包里的变化,她如数家珍。
乌日娜说:“去我们家看看吧,一定和你们想象中的蒙古包不一样,要什么有什么!”
果真如此,迈进她的家,第一个感觉就是现代化,常用的家用电器基本都有,电视、电脑、电冰箱、电饭煲……和居住在楼房里的家庭没什么两样,倒是多了几分别致的民族风情。
据乌日娜回忆,在她小的时候,由于居住分散,想用电,就需要从很远的地方接电线,还要买变压器,需要花很多钱。大部分牧民家都没有电,生活很单调,天黑就睡觉了。
因为要用火炉煮食物,蒙古包里经常充满烟尘。平时也很劳累,每户牧民家都有或多或少的牛羊,这些牛羊要喝很多水。人们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把井水提上来给牛羊喝。现在,有了电,一个抽水机就解决了。以前,用剪刀剪羊毛,一天下来,筋疲力尽,手都磨破了,现在用电动剪刀,省时又省力。
生活的改变还不止这些,乌日娜和家里的亲戚集资在科右中旗五角枫旅游区旁边,建起了8个蒙古包,开了一家小型的农家乐。每到深秋枫叶最美的季节,这里的观光者络绎不绝,她的蒙古包就成了游客们品尝蒙古族美食的最佳选择。
在乌日娜家的菜谱里,不仅有热腾腾的牛羊肉,还有从辽宁空运过来的海鲜,以及各种时令蔬菜、新鲜水果。
改革开放40年对草原生活的改变是一点一滴的,用电的普及、交通的便利,让住在蒙古包里的人们过上了好日子,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实惠。
一座座蒙古包俨然成了一个个温馨的草原小屋。幸福就摆在牧民的餐桌上,藏在孩子们的笑容里。
曾经有人会担心,蒙古包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但事实已经证明,蒙古包作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巨大的生命力。未来新建的蒙古包会越来越多,牧民的生活会一年比一年富足,牧区经济也会一年比一年繁荣。
科技走进蒙古包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是内蒙古图书馆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创新性服务工程。
据了解,这个工程是利用互联网、WiFi和3G网络,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服务终端,为基层农牧民提供不受时空制约、24小时免费的蒙汉双语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破解了基层尤其是边远牧区共享文化资源受限的难题,打通 “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图书馆统计,该工程目前已在内蒙古11个盟市中30多个旗县建设了数字加油站,服务地域面积达40余万平方公里,服务农牧民200万余人。
就在2018年7月,这一工程荣获了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国际创新项目大奖。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服务模式。利用共享工程已搭建的硬件平台设立大型“一级数字加油站”,向区域内发出定向 WiFi 信号,牧民可借助网络,用智能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直接访问图书馆主站的移动数字资源平台。在距离共享工程各级站点较远、无法连入互联网且牧民相对集中的定居点,设立大型“二级数字加油站”“中转数字加油站”和小型“移动数字加油站”,为农牧民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的数字信息综合服务,且所有的数字资源均免费提供,实现了文化服务免费、全天候、“人人通”的目标。
推送内容上,平台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商品流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6大模块构成,集成为农村牧区数字服务的信息处理中心,提供数字化时代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基层农牧民通过平台不仅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资源,还可以获取到生产生活中所需的各类信息。针对服务区域的群体特点,分别提供不同类型的蒙汉双语数字资源,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馆。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朝宝就是“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文化辅导员把《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使用手册》送到了我的蒙古包里,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使用,现在我能用手机上网看蒙古语节目,还能了解时政新闻和先进的养殖技术,真是太方便了!”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住在蒙古包里的牧民们,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蒙古包的变迁,是内蒙古巨变的一个缩影。它拥有灿烂的过去,也将走向崭新的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