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狗肉,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不过,每年夏至狗肉节,总引起不少的争议,比如玉林的“荔枝狗肉节”,闹得“中外闻名”。
一方面是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强烈保护,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延续,双方之间各执一词,上演各种“口水大战”、肢体冲突、高速路上拦车救狗等桥段,引发巨大的舆论。
为何吃狗肉争议如此大?这是传统饮食习俗,还是文化陋习?到底该不该吃狗肉?习俗文化又该如何传承?
世界上,有狗肉市场的主要集中在亚洲的几个国家,其中以中国和韩国占主要市场,朝鲜、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也有少数吃狗肉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食狗大国。话说全球每年有3000万条狗被食用,而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来自中国。另外,韩国也是食狗大国,且人均占比下来要远超中国,韩国仅有5000多万人口,但是每年吃掉的狗肉至少在100万以上,其消费市场巨大。
当然,和韩国相比,中国吃狗肉的“名声”要远远大于韩国,人口大国做什么事都容易被放大,被审视,何况中国吃狗肉,能够吃出传统节日来。
比如玉林荔枝狗肉节,一个欢度夏至的传统饮食文化民俗活动。每年到了夏至这一天,民众们会不约而同相继摆上新鲜的荔枝,烹饪上狗肉,喊上亲朋好友一起欢度夏至。
作为一个传统民俗饮食活动,玉林荔枝狗肉节最早的“名声”并不大,这些年来,随着爱狗人士和动物保护组织的抵制活动的出现,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巨大的舆论争议,甚至引来了外媒的报道和关注。早些年前,甚至引发了一场全民的“激战”热议。
不能吃。
吃狗肉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除了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狗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对狗的关注和保护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更在于,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
那么,到底该不该吃狗肉呢?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吃狗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天地万物皆可用,人类是世界的主宰,猪、狗、羊等都不过是牲畜,人类驯化和圈养的动物,为人类耕作劳动所用,也为人类食物所用。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狗也的确是一种餐桌食物,为人类提供饮食营养所需。
在中国,说起吃狗肉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周礼·天官·膳夫》就有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
这里的六牲即马、牛、羊、豕、犬、鸡,狗也位列其中,成为餐桌食物。
中国人吃狗肉的习惯,距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商周时期,狗肉便是宫廷宴席、祭祀大典上常见的供品,食物,古代将大的称为犬,小的则称狗。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中就有说“趣(催促)庖治狗,以会朝属”,意思就是天子诸侯们用狗肉来招待宾客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可以说是高规格礼仪款待了。
到了秦汉代时期,已经有了专门的屠狗夫和专门卖狗肉的商铺。
历史上替刘邦打天下的武将:“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这里记载的樊哙,就是一位出了名的杀狗的屠夫,专门做狗肉生意,以杀狗卖肉为生。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杀狗、吃狗肉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根据相关的考究,狗是从狼驯化演变而来,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古国之一,从驯养了狗开始,就有了吃狗肉的传统。
民间有“冬止鱼生夏止狗”的说法,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认识到狗肉的食补药用价值,认为狗肉具有壮阳、温补等食效价值,将其列为美味佳肴。在民间,人们常将其作为冬季补品食用,尤为以广东、东北等地方最为常见。
在古代,人们吃狗肉的普遍性和数量,就跟如今大家吃猪、牛、羊肉等一样再平常不过。
话说当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肠胃一直不太好,宫里人给他推荐了狗肉。之后溥仪吃了狗肉后,胃病大有好转,从此溥仪对狗肉十分钟情。
当然,除了皇帝,在民间还有各种以狗肉作为主打烹饪的名菜,比如永新狗肉,江西的名菜,话说当年永新狗肉还被列为国宴菜单用来招待外国朋友。
姑且不说当年宴请的是哪国的朋友,可见,吃狗肉是寻常不过的事。
如今,中国不仅还保留着吃狗肉的传统,一些地区每到夏至,还有吃狗肉节的习惯,比如广西的玉林、靖西、隆林、德保等一带。
从中国人饮食历史文化来看,吃狗肉是种传统的文化习俗。人们认为狗肉有补肾壮阳、增加体质等功效。中国有句老话说“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也就是说夏至吃狗肉,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避免病毒邪气的侵害,减少生病的风险。很早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将狗肉作为一种食疗和食补。
不过,对于传统的东西,大众也并不是都是一致的意见。吃狗肉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因为其背后隐藏着文化和道德争议。
有人觉得吃狗肉是传统的饮食习俗,毋庸置疑。因为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吃狗肉也是顺理成章,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吃得开心最重要,毕竟人类的老祖宗从最早驯化动物开始,就已经开始吃狗肉。如今,再来喊抵制吃狗肉,那就是对传统的公然叫板,也是对传统的蔑视,其本身更是一种笑话。
再者,吃猪肉、吃羊肉等各种被允许,而吃狗肉被抵制,这显然是强盗逻辑,因为按理来说,应该一视同仁,万物皆为生命。可以吃猪肉、牛肉等等,不能吃狗肉,很显然是“动物种族歧视者”。
再比如中国是农耕社会,一般不杀牛,尤其是耕牛,对牛比较敬重。而西方人最平常的是吃牛,吃牛排。反过来,中国人吃狗肉,西方人不吃狗肉,为何就变成了中国人野蛮,西方人属于文明一方?
当然,也有人认为,吃狗肉就是一种文化陋习。爱狗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残忍和不道德,因为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之一,狗肉的来源也很多时候都涉嫌非法,甚至是虐待。狗肉产业涉及一些非法买卖和虐待动物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此外,食用狗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狗肉可能携带多种病菌和寄生虫,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这个社会进步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明和道德的建设,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动物,同时也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呼吁抵制吃狗肉,合乎情理。
虽然吃狗肉在中国历史上早已存在,且一直被延续到如今,被视为是一种传统的饮食习俗。但是,传统并不代表就是好的,需要辩证而论,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抵制吃狗肉也是一种文明和道德的表现。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保护动物和环境,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同时也应该保护动物的权利和尊严。而吃狗肉的行为却与这些价值观背道而驰,是不可取的。
个人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吃狗肉是一种落后、野蛮、残酷的饥民文化。在古代那个生产力落后,食物资源匮乏的年代,人类靠采摘野果,打猎为生,采到什么吃什么,抓到什么吃什么,身边的一切能吃的资源尽可能往肚子里放,以保证足够的身体机能,来抵抗环境压力,提高生存。在那个文明相对落后的年代,吃狗肉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如今,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再缺少多种食物的来源,狗虽然是一种动物,但是作为一种常陪伴在人身边,朝夕相处的“伙伴”,人和狗是有感情的,或许狗也能像“耕牛”一样得到重视。
当然,事实上,吃狗肉的文化习俗在现代社会也的确逐渐失去了市场。不少地方都有自觉抵制食用狗肉,这也反映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福利和保护。
总的来说,读书君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多角度去看,避免两个极端,对于传统或者新潮的东西,对于过去和现代的事情,避免一概而论,一刀切。客观上说,吃狗肉这种文化习俗的背后,蕴含着文化和历史因素。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做到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保护动物权益。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文化习俗与时俱进,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一刀切,彻底抵制吃狗肉,这不仅容易民愤,还容易导致各种矛盾升级。吃与不吃,应该允许存在两面选择,让社会形成不吃狗肉的意识,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建构,也需要时间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