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很多住宅小区的商业房门脸房卖不出去,租不出去,既然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商业房,开发商为啥楞的,还要建呢?
原来在土地出让时,就有硬性要求,必须配建10%左右的商业!相当于十层楼的住宅,就得有一层是商业房。
门脸卖不动,为了达到商业房配建比例,只好建公寓。公寓本来是给在异地工作,不必天天住酒店的白领阶层用的,呼和浩特市有这么多需求吗?
居民买了又不能就近入学,还按商业收水电暖物业费,算怎么回事?
还有大量写字楼,也空置不少。
谁知道现在呼和浩特市总共有多少卖不出去的商业房?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呢?规模应该不小!
我就不懂了,建不建、建多少商业房,应该是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来决策的,为啥规划部门要强行规定比例呢?
这个脱离实际的比例咋算出来的呢?
简政放权,为啥不放给市场呢?
这样的营商环境该再优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