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开始,端午节祝福的方式似乎有一些变化。只要说“端午节快乐”,就会有人跳出来将其纠正为“端午节安康”,表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纪念性质的节日,认为“快乐”不合时宜,“安康”才是正解。
这个理由其实大家都很认可,没有人会说“清明节快乐”,否则“安康”也不会有这么被普及。
“端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公元265~316年)周处所编写的《风土记》中,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盖取阴阳相裹米分散之时像也。
(译文:
仲夏的端午节,要烹饪鸭子和角黍。“端”是开始的意思,就是说五月初五这一天。习俗上是用菰叶包裹黍米,用浓厚的灰汁煮让其变得软烂熟,在五月五日以及夏至日的时候吃。它有一个名字叫“粽”,还有一个名字叫“黍”,大概是取阴阳相互包裹、米分散的时候的样子(来命名)。)
古汉语中,“仲夏”一般指农历五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时节,因为此时阳气最盛,万物茂盛;“端”字可引申为开头、初始的意思,“午”通“五”。所以其中提及仲夏端午,便是指五月五日。
(《风土记》是一部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
但是《风土记》中,仅描述了一些端午的传统习俗,并未提及端午与屈原的关联,最早提及屈原与端午关联的则是南朝文学家吴均(公元510~520年)所写的《续齐谐记》则是较早提及端午与屈原关联的著作,书中提到,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在这一天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如我们从小所知的一样,其中如是写道: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愚,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是汨罗之遗风也。”
(译文:
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哀悼他,每当到了这一天,就用竹筒装着米投入水中来祭祀他。东汉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曾经看到(你们)的祭祀很好,只是常常担心被蛟龙偷走。现在如果有办法,可以用练树叶塞在上面,再用五彩丝系住,这两种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欧回依照他的话做了,后来又见到(屈原)表示感激。现在的人五月五日制作粽子,佩戴五色丝和练树叶,这都是汨罗江畔流传下来的遗风。)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屈原被贬后任此职。
《续齐谐记》是一部成书于南朝的志怪小说,因续写另一部南朝志怪小说《齐谐记》而得名。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也可以之后讲讲这些故事。)
(另有南朝梁宗懔(lin)所写《荆楚岁时记》中端午的注释也有提及屈原,但是本书据传注释是由隋朝杜公瞻所写,因此无法作为依据。不过这本书中记载了我国各种节气习俗,相当有意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者我也可以在之后为大家介绍。)
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他因父兄被楚王所杀,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后来,伍子胥因受诽谤而被吴王赐死,尸体被投入大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纪念曹娥说:
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她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昼夜沿江号哭,最后投江而死。几天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人们为了纪念她,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恶月恶日驱避说: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这一天需要驱邪避害。因此,人们在五月初五进行一系列的驱邪活动,如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吴越民族图腾祭说:
端午节最初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一带百越民族的图腾祭祀节日。这些地区在农历五月初五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因此,可以大概推测屈原最初并不是和端午节所绑定的,主要还是一个驱邪避害、振奋心神的节日,与其阳气最盛正对。
当然,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推翻大家长久以来的认知,只是刚好到了这个时候,便有了介绍这个节日风俗起源及其相关故事的想法。并且尽管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屈原与端午节紧密结合,成为了端午节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
其实,即便不追究起源,无论是“安康”还是“快乐”,都是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美好祝愿,只要我们心怀敬意和感恩之心,用真诚的心去祝福他人,就无所谓对错。
最后,祝大家端午快乐,阖家团圆!